话说李智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找到了几位人才,这下可把李智渊乐坏了,感觉自己的事业终于要走上快车道了。他赶紧召集大家,准备对这些人才进行分工,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蓝图。
李智渊一脸严肃地坐在主位上,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各位,如今我们已经拿下了高雄、花莲、澎湖,地盘是不小了,但管理起来可不容易。今天,我们聚在一起,就是要好好讨论一下,如何分工合作,把这几个地方管理得井井有条。”
赵铁柱第一个发言:“主公,我是个粗人,打打杀杀的活儿我最在行,管理地方我可不行。”李智渊哈哈一笑:“铁柱,你放心,打仗的事少不了你,管理地方的事,我们得找专业人士。”
老者捋了捋胡子,慢悠悠地说:“依我看,管理地方,得有文化、有智慧,还得有威望。我虽然年事已高,但还能发挥余热,愿意为主公分忧。”李智渊一听,大喜过望:“老先生,您可是我们的宝贝,花莲县就交给你了,那可是个富饶之地,您得好好治理呀。”
书生也连忙表态:“我虽然年轻,但读过不少书,懂得一些治理之道。高雄是个战略要地,我愿意去那里,为主公守好门户。”李智渊点点头:“好,书生,高雄就交给你了,你可要多费心。”
张大山这时也插嘴了:“主公,澎湖那地方虽然不大,但地理位置重要,我愿意去那里,保证不让敌人靠近一步。”李智渊哈哈大笑:“大山,你这豪气,我喜欢。澎湖就交给你了,你可要给我守好了。”
李智渊总结道:“好,那我们就这么分工。老先生去花莲,书生去高雄,大山去澎湖。你们各自发挥所长,把这几个地方管理好。我呢,就在花莲县坐镇,协调各方,处理一些大事。”众人齐声答应,李智渊满意地点点头,觉得这分工真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老者到了花莲县,开始着手管理。他首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,发现花莲县的百姓大多以农业为生,生活虽然不算富裕,但也还算安稳。老者心想,要想让花莲县富裕起来,得从农业入手。
他召集了当地的农民,询问他们种植方面的需求和困难。农民们纷纷反映,土地虽然肥沃,但水利设施不够完善,一到旱季,庄稼就受罪。老者听了,立刻下令修建水渠,引水灌溉农田。他还从外地请来了农业专家,教农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,提高粮食产量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花莲县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,粮食产量大幅提高,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。老者还注重文化教育,开办了学校,让孩子们有书读,有知识。花莲县的百姓对老者的管理赞不绝口,都说老者是个好官。
书生到了高雄,开始研究如何管理这个战略要地。他发现高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是连接大陆和台湾的重要通道。书生心想,要想守住高雄,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。
他开始招募士兵,训练军队,提高军队的战斗力。他还加强了城防建设,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和堡垒,配备了先进的武器。书生还注重商业发展,鼓励商人来高雄做生意,开设市场,繁荣经济。高雄在他的管理下,不仅军事强大,经济也日益繁荣,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贸港口。
张大山到了澎湖,开始着手管理。他发现澎湖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,但资源相对匮乏,百姓生活比较艰苦。张大山心想,要想让澎湖发展起来,得从渔业入手。
他召集了当地的渔民,询问他们捕鱼方面的需求和困难。渔民们纷纷反映,海上风浪大,渔船不够坚固,经常出事故。张大山听了,立刻下令建造坚固的渔船,还从外地请来了造船专家,教渔民们先进的造船技术。他还加强了海上巡逻,保护渔民的安全。澎湖在他的管理下,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,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。
李智渊在花莲县坐镇,开始考虑建府邸的事。他召集了众人,说道:“如今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,得有个像样的府邸,方便管理。大家觉得,建在哪儿好呢?”赵铁柱第一个发言:“主公,我觉得建在花莲县最好,这里资源丰富,交通便利。”书生却有不同的意见:“主公,高雄是个战略要地,建在这里,可以更好地控制整个地区。”张大山也插嘴道:“主公,澎湖虽然小,但地理位置重要,建在这里,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海上通道。”
李智渊听了大家的意见,沉思片刻,说道:“大家说得都有道理,但我觉得还是建在高雄最好。高雄不仅是个战略要地,而且经济繁荣,交通便利,方便我们与外界联系。在这里建府邸,可以更好地管理整个地区。”众人听了,虽然有些不舍,但也都觉得李智渊说得有道理,纷纷表示同意。
决定建在高雄后,李智渊立刻开始筹备建府邸的事。他从各地调来了能工巧匠,还从外地采购了大量的建筑材料。建府邸的过程并不顺利,先是遇到了地基不稳的问题,工匠们忙活了好几天,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接着又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,李智渊只好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一部分,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一座宏伟的府邸终于建成了。府邸不仅外观气派,内部设施也十分齐全,有议事厅、书房、卧室、花园等。李智渊看着这座府邸,心里那个高兴呀,觉得自己的事业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洪武笑谈:智渊闹大明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洪武笑谈:智渊闹大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